当无数家长为“孩子哪都好,就是成绩差”而焦虑时,青苗教育集团总校长高江涛一语道破真相:
“考试不行不等于学习不行!其他各个方面都优秀的孩子,必定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他只是被单一评价标准遮蔽了光芒。”
这位曾在“宇宙中学”耕耘几十年的教育家,如今正用更辽阔的视野重塑成长定义。
撕掉“唯分数”标签:被考试成绩遮蔽的学习强者
“我见过太多家长苦恼于‘孩子各个方面特别优秀,唯独考试不行’。”高校长的回应如利剑劈开认知迷雾:“这恰恰说明孩子是全方位的学习强者!”当学科考试成为唯一量尺,那些在艺术、体育、领导力或创新领域闪耀的孩子被粗暴定义为“学习差生”。
而青苗要做的,是构建多元评价雷达图——在这里,擅长用B站研究足球战术的孩子、自主探索AI技术的少年、在服装设计中展现美学天赋的学生,都是被全力托举的“学习冠军”。
教育四根黄金支柱——比学历更重要的「人生操作系统」
面对“学历是否决定人生”的灵魂拷问,高校长以四十年教育实践给出振聋发聩的答案:
“好大学是助力,但终身学习力才是终极竞争力!真正的教育要为孩子安装能跑赢人生马拉松的‘操作系统’。”
从海淀顶尖中学到国际教育前沿,他提炼出支撑孩子跑赢人生马拉松的四大黄金支柱:
支柱1「身心健康」人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任何父母最终所求,不过是孩子平安幸福。”高校长以祖辈视角点破本质。在青苗,心理沙盘室与体能训练场的重要性不亚于教室,因为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成就都是空中楼阁。
支柱2「人格健全」抗挫力×同理心×团队精神=成事根基
“越重要的事,失败概率越高!”高校长直指精英教育盲区。当传统名校沉迷制造“常胜将军”,青苗更重视培养“跌倒后爬起的勇气”。通过跨年级项目制学习,孩子们在真实冲突中淬炼出抗挫折能力、团队协作力、共情力——这些做大事的隐性门槛。
支柱3「全面发展」艺术体育是过期不候的人生资产
“艺术感知力过了童年就永远缺失!”高校长抛出残酷真相。在青苗课程表上,油画与代码齐飞,科学共国学一色。因为美术中的审美判断、音乐中的情绪共鸣、体育中的意志磨砺,正是AI无法替代的人性护城河。
支柱4「创新精神」在万次试错中点燃终身热爱
“1万小时天才定律的燃料是什么?是打不灭的热爱!”高校长揭示创新本质。青苗的选修课“自助餐”允许孩子自由试错——今天玩服装设计,明天学机器人编程。当兴趣转移被包容而非指责,真正的热爱才会在反复筛选后浮现。
艺术体育>刷题?青苗的「不可逆教育」革命
当其他学校压缩音体美课时,青苗却将70%的课后时间投入“不可逆成长”领域。这源于高校长的洞察:“刷题提升的分数可被量化,但艺术体育锻造的是融入血肉的素养。”
在青苗,三年级学生能在国画课上解析《富春山居图》的留白哲学,五年级球队用数学建模优化战术——因为真正的未来精英,必是理性与感性平衡的“完整的人”。
择校黄金法则:要文化滋养,不要重点班幻觉
面对“选普通校重点班vs顶尖校普通班”的经典难题,高校长的选择振聋发聩:
“我永远选学校文化!重点班给你分数,好学校给你植入人生操作系统。”
他犀利指出:为进重点班忍受压抑环境,如同为短期血糖升高注射胰岛素——牺牲的是决定人生高度的“精神免疫力”。青苗的双班主任制与跨年级混龄社区,让每个孩子浸润在“眼里有光”的能量场中。在这里,优秀不是排位赛的幸存者,而是被文化滋养出的生命常态。
给教育焦虑者的终极解药:做「时间的朋友」
对于深陷焦虑的家长,高校长给出跨越三代教育经验的忠告:
“别用高考倒计时摧残童年!教育最伟大的力量是「滞后反馈」。”
正如在人大附中早培班成立之初,他身体力行推动名著阅读计划——少年时读不懂的《红楼梦》,往往在中年职场浮沉中顿悟其智慧。
青苗的“85分足矣”哲学(省下时间深耕四支柱)、AI课80课时布局(一年抵别人多年)、从2岁开始的浸润式选修(自助餐式试错),都在践行同一信念:当我们不再用今天的试卷丈量明天的人生,孩子才能跑赢未来。
end
让世界名校为你转身
名校来了
为了帮助广大有意转轨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择校规划,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北京第二十五届国际名校来了升学择校咨询会将于10月在北京万达文华·七层宴会厅举办。现场邀请京津冀60多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招生官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数十位校长大咖和择校专家发表演讲,还有多位不同领域的升学规划专家为家长一对一答疑,欢迎点击下方链接预约报名!
点击下方图片
立即预约择校展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