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网上说去日本留学不用读语言学校,在国内考完试直接去就行,这是真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要不要读语言学校,关键看你的升学阶段、准备时间和规划是否到位。盲目说“必须读”或“完全不用读”,都是片面的。
先理清一个核心:不同阶段,需求天差地别
如果是本科升硕士(修士):
如果你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规划,用2-3年时间在国内打好日语(至少N1)、英语(托福/托业)基础,同时吃透目标院校的专业知识、研究计划书逻辑,甚至提前联系教授……这种情况下,确实不用依赖语言学校。
因为日本修士考试的校内考时间很固定:每年8-10月、12月-次年2月是主要窗口期,刚好能衔接国内本科7月毕业的时间线。只要你在国内把这些核心环节准备到位,直接赴日参加考试完全可行。
但如果是高中升本科(学部):
情况就复杂多了,轻易不要跳过语言学校!日本学部升学需要通过EJU(日本留学考试)+ 校内考,而EJU每年6月、11月开考,考点主要在日本。而日本大学校内考分前期和后期,从私立大学到国公立大学,横跨周期很长,就算只横跨一个周期,最少也要3个月以上,一般都得在4-5个月,而且签证是需要提前大半年就要决定的,不可能用旅游签去参加这么长的周期考试,并且如果高中阶段没提前打好日语和文化课基础,很难直接在国内完成所有备考。
所以这时候,语言学校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提供长期签证让你在日本备考、适应生活,但前提是——你不能把语言学校当成“万能跳板”,它更适合那些需要“过渡时间”的学生。
关键误区:别把“是否读语言学校”和“是否提前规划”割裂开
无论哪个阶段,“要不要读语言学校”的本质是:你有没有提前预留足够的时间,在国内完成核心能力的积累。
如果高中阶段就明确要去日本读本科,却等到高三才开始学日语、了解EJU,那大概率要靠语言学校过渡;但如果从高一开始就系统规划,甚至在国内就能完成日语、EJU核心科目(数学、文综/理综)、校内考技巧的准备,语言学校完全可以成为“可选项”,甚至“没必要项”。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建议从高中阶段就锁定“定向培养”
在北京新学道临川学校的日本国际高中,我们设计了两个班型——文理菁英班和艺术名校班,核心就是帮学生从高一开始规划,用3年时间在国内打好基础,让“是否读语言学校”成为学生的“选择题”,而非“必选项”。
针对目标日本顶尖国公立/私立本科(比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的学生,我们从高一开始:
校内考衔接:提前引入日本院校面试技巧、小论文写作训练,甚至对接日本高中的交流项目,让学生提前适应日式学术思维。
3年系统培养后,学生完全可以在国内完成EJU核心备考,后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短期赴日参加校内考,还是用语言学校作为缓冲——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艺术类升学(比如多摩美术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单纯靠语言学校的“日语培训”远远不够。
因此,艺术名校班在日语和基础文化课之外,重点加入:
对艺术生来说,3年时间足够在国内完成“日语+专业”的双重积累,后续只需针对性参加目标院校的校内考,大大缩短升学周期。
语言学校本身不是“坑”,但盲目依赖、错过最佳准备期,才是真的可惜。
如果你目标日本留学,不妨从高中就锁定清晰的路径——像北京新学道临川学校的菁英班和艺术名校班,就是用3年系统规划,帮你把“是否读语言学校”的选择权握在手里,既节省时间成本,又提高升学确定性。
毕竟,留学的核心是“上岸”,而不是在“要不要走某条路”上纠结太久呀~
end
让世界名校为你转身
名校来了
为了帮助广大有意转轨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择校规划,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北京第二十五届国际名校来了升学择校咨询会将于10月在北京万达文华·七层宴会厅举办。现场邀请京津冀60多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招生官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数十位校长大咖和择校专家发表演讲,还有多位不同领域的升学规划专家为家长一对一答疑,欢迎点击下方图片预约报名!
点击下方图片
立即预约择校展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