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阳光洒满校园,国际部教学楼内洋溢着温暖与活力。本学期,国际部“全员育人导师制”正式启航,标志着一次以 “全员育人”为核心理念、以“个性化支持”为实践路径的深度教育探索全面展开。在这里,老师们拥有了一个充满温度的新身份——学生身边的 “成长合伙人” 。他们将通过持续的倾听、深入的交流和个性化的引导,全方位陪伴学生的学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为什么推行导师制? ——为成长配备“导航系统” 在全球化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学生面临的挑战早已超越传统的学科知识与考试成绩。如何规划未来方向?怎样提升学习效率?如何面对情绪波动与生活困扰?这些关乎成长的核心议题,往往隐藏在分数与学历的背后。 为更好地回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国际部持续推动教育创新,大力推行“全员导师制”——从校长到一线教师,从中教到外教,全员参与。我们为每位学生匹配专属导师,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生涯规划与日常生活,共同构建全方位的成长支持网络。 导师制并非对教学的替代,而是教育的深化与延伸。我们致力于通过这种个性化的陪伴,回应每一个独特而真实的成长个体。 如何实现“导航”成长? ——“3R&3I”理念下的支持体系 国际部的导师制,是一套目标明确、流程清晰的成长支持体系。它根植于 “3R & 3I” 核心教育理念——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理性(Reason)、自主(Initiative)、创新(Innovation)、互助(Interdependence),构建师生互动的框架,引导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在这一体系中,导师肩负着多元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榜样、个性化发展的赋能者,以及家校沟通的协调者。 师生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一对一交流及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在教室、凉亭、阅读区等多元空间中建立深度联结。这些无处不在的对话,让深入的思考与持续的成长,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破冰·启航·共成长 ——首次导师活动回顾 在本学期首次导师活动中,老师们以精心的设计与温暖的互动,开启了与学生的 “第一场对话”。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温暖而有力量的瞬间—— 破冰活动 从“二真一假”走近彼此 英语教师季蕊以轻松有趣的“Two Truths and a Lie”游戏开启对话。她率先分享三条关于自己的陈述,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学生们在热烈的讨论与欢笑中积极互动,最初的陌生感也随之消融。简单的互动,成为师生之间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生涯启蒙 以“成长树”描绘未来 在国际部副校长李悦的导师小组中,学生们借助“成长树”展开对未来的思考。他们在象征希望的果实上郑重写下职业理想,并为之规划出具体的成长路径。遥远的梦想,在认真的书写中逐渐变得清晰可见。 学业规划 从“想进步”到“能行动” 在数学教师Mr. Peter的“学业诊断”工作坊中,学生通过自我检视与小组讨论,首先明确了自身的学习风格进而识别出学术上的优势与待提升领域。一位同学曾对数学感到困惑,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制定了“每日一题+错题复盘”的行动方案,将模糊的“想进步”转化为清晰的行动路径。 心灵对话 在性格探索中理解自我 英文教师Mr. Tim以MBTI性格类型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也坦诚面对社交中的焦虑与需求。“原来我不是‘不合群’,只是需要独处来恢复能量。”一次讨论,让情绪被看见、被理解。 生活关怀 于细微处传递温暖 物理教师Ms. Emilyn以“生活陪伴者”的角色,关注学生的作息、目标与宿舍生活。她鼓励学生记录“每周小成就”,无论大小——从整理书桌到化解矛盾,每一份成长都值得珍视。一句“这周有什么开心的事?”,让平凡的日常成为温暖的记忆。 首次导师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暂告段落,而师生共同书写的成长故事才刚刚翻开序章。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对话中从腼腆走向主动,从倾听者成为表达者;老师也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成长路上的同行者与倾听者。 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师生彼此照亮、教学相长的过程。我们深信,每一次俯身的倾听,都在滋养信任;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都在点亮成长。下一次导师活动,我们继续温暖同行,因为最好的教育,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身边。 end 让世界名校为你转身 名校来了 为了帮助广大有意转轨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择校规划,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北京第二十六届国际名校来了升学择校咨询会将于11月1日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二层宴会厅举办。现场邀请京津冀60多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招生官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数十位校长大咖和择校专家发表演讲,还有多位不同领域的升学规划专家为家长一对一答疑,欢迎点击下方图片预约报名! 点击下方图片 立即预约择校展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