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双胞胎, 曾深陷困境,在迷茫中煎熬, 直到与凯博相遇, 兄弟俩喜欢上了这所学校。 从内向到成为班级的气氛担当, 从怯于发言到牵头组织内蒙治沙活动, 他们在实践中突破自我, 在日积月累中蕴蓄力量, 最终成功叩响世界名校之门。 从萤火微光到星光闪耀, 这对少年用一场惊艳逆袭, 照亮了平凡学子的蜕变之路。 △图右:石同学(双胞胎哥哥) 凯博/康福2025届毕业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环境科学专业 图左:石同学(双胞胎弟弟) 凯博/康福2025届毕业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环境科学专业 △石同学姐姐在两兄弟高中毕业典礼上发言 初入凯博时,兄弟俩成绩平平,学习态度拖沓涣散。七载时光淬炼,昔日迷茫的少年,焕发着蓬勃的青春活力,一个迈入曼彻斯特大学,一个走进新南威尔士大学。 从“不敢尝试”到“主动探索”,从“自我否定”到“自信绽放”,两个人经历了成绩落后的挣扎与困惑,却庆幸在凯博得遇良师悉心指引。这份温暖助力,让他们得以突破瓶颈、逆局突围,彻底改写人生轨迹。 哥哥坦言:“学习节奏慢一点没关系,我们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长起来的。” 弟弟也满心欢喜:“我们俩成绩比较普通,但也有机会圆梦名校,现在真的超级满意。” 纵使起点不高,兄弟俩始终以谦和踏实的态度稳步前行。他们用亲身经历证明,源于内心的成长渴望,才是最持久强劲的动力。即使一时落后,只要不放弃,平凡少年也有翻盘逆袭的机会。 △双胞胎兄弟俩与校长刘煜炎博士在一起 小学受挫,来到凯博 石同学兄弟俩小学六年级时转校来到凯博。此前,两个人就读于北京名校,然而众人向往的名校,却并非适合他们成长的沃土,反而让两兄弟深陷痛苦。 彼时,因为成绩中下等,兄弟俩不受老师重视。从学习到生活,他们处处感到格格不入。在学校不敢和老师说话,在课堂上不敢发言和回答问题,生怕说错被指责。和同学之间交流少,在班里没几个朋友,总担心被人嘲笑。 那时候仿佛成绩就是一切,成绩考不好就是犯了天大的过错。“因为学不懂、跟不上,考试不及格,我总是偷偷把卷子藏起来。”至今想起那些日子,哥哥仍觉扎心。他记得五年级时,一次英语试卷答得不理想,遭到老师当众责罚:“中午休息时,老师把我拉到其他班级讲台上,让我重新做卷子,还当众责骂我,让我丢人现眼,当时我就不想再上学了。” 长期的压抑,让兄弟俩越发内向、瑟缩和不快乐,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果断决定为他们重新择校、转学。 当时,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姐姐,带着兄弟俩考察了很多国际学校,最终把目光锁定在凯博学校。 凯博以“超强教育加工能力”著称,是一个能让普通学子逆袭的学校。校长刘煜炎博士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这个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命运的家庭:“学校只需要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那么他必将变得优秀”。 弟弟回忆道:“听了刘博的分享会,立刻被他先进的教育理念所吸引,他关注的是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而不只是成绩。所以在众多选项面前,毫不犹豫选择了凯博。” △全家人在两兄弟高中毕业典礼上合影 迸发活力,爱上课堂 来到凯博后,兄弟俩最先改变的是性格。 凯博推行小组式学习模式,课上并非老师单向灌输,而是大家互相讨论,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学生四个人分为一组,课上遇到疑问,可以随时和同学讨论,也能随时找老师,上课氛围非常轻松。 “老师不会强迫我们做不愿做的事,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能轻松愉快地聊天,甚至开一些玩笑。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的问题,老师都乐意帮助。这是之前学校从未有过的体验”,哥哥感慨道:“在凯博,我从最初的内向、不爱说话,到敢于表达自己,能在班级带动气氛,活跃课堂,真是改变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弟弟也深有同感:“在这里,完全能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同学们也相处得格外投缘,真正把对方当成朋友。这样的氛围里,我们渐渐变得外向,彻底放开自己,跟同学交流变多,跟老师互动也非常频繁,恨不得成为和老师吵闹的学生,我觉得这是非常不错的转变。” △和凯博/康福高中同学们挑灯夜战写PPT 在学习方面,两个人最大的转变是开始愿意主动学习。 在凯博,老师从来不会按成绩或智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于成绩落后的待优生会给予更多关注与机会。 刚转入凯博时,兄弟俩对学习缺乏信心,作业拖沓、正确率不高,缺乏主动性,遇到难题就放弃。但在老师的个性化帮扶,以及热火朝天的小组学习氛围带动下,他们扔掉“不愿意学”的旧有标签,逐渐成长为“愿意学”的活泼少年。从只会“被动应付”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到主动预习、复习,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甚至会为了一个知识点,与同学、老师据理力争。 两个人一直是班主任重点关注的对象。哥哥的初中班主任王老师,晚自习后亲自带着他补短板,哪里知识掌握得不牢,就通过做题不断巩固;包括回宿舍后,会在宿舍一楼图书馆,专门辅导他的物理和化学。弟弟的班主任张老师为了帮他提升成绩,也同样费尽心思,分组时让弟弟和认真耐心的同学结对,针对薄弱科目开展一对一补基础。 所幸,学生也用成长回应了老师。谈及哥哥,王老师很是欣慰:“多创造机会夸他努力,课堂上给予更多表现机会,答对了及时肯定和赞扬,他的信心一点点建立起来了。” 提到弟弟,张老师也满是认可:“他的变化肉眼可见,从‘自我否定'到‘有小自信',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对进步充满期待,不再抵触学习了。” △和高中同学在一起 科技治沙,使命生根 高中阶段,兄弟俩在滚烫的青春里,迸发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从内向腼腆到外向开朗,再到成为班级里的气氛担当,他们深度融入凯博/康福“利他、向善、创新”的氛围,如同沐浴暖阳的绿树,由内到外焕发蓬勃生机,把成长的力量藏进每一次蜕变里。 凯博的教育理念始终鼓励学生自主组织活动,锻炼自己,2023年高一暑假,兄弟俩在家乡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发起了一个以治沙为主题的支教研学活动。他们和同学、老师一起,调研当地农牧业和治沙科技,探讨沙漠新能源的应用;还以小老师和副班主任的身份,与当地乡村孩子一起上课、学习和交流。 作为活动发起者,两兄弟收获最多。制作PPT、组织宣传,很好地锤炼了自我能力。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在鄂尔多斯举办的联合国沙漠分论坛上,他们站上讲台做了专题演讲。弟弟坦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在重要场合发言,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在这一点上,凯博是独一无二的,让学生去锻炼去成长。” △兄弟俩在鄂尔多斯举办的联合国沙漠分论坛上演讲 兄弟俩的父亲曾是当地第一代治沙人,这场治沙研学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他们信心鼓舞,更让他们从父辈手中接过了治沙的接力棒。哥哥回忆:“那个暑假的经历,让我们差不多确定了未来的学习方向和努力目标。” 2024年暑假,两人再次牵头组织活动,重返库布其沙漠。这一次,他们聚焦新能源光伏产业,开展实地研究与实践,还结合所见所思所感,撰写了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 此后,他们越发主动探索相关领域,积极了解循环经济,探究世界各地对环境治理的方法;他们热心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用行动践行责任。高三时,两人又围绕环境科学方向完成了一篇学术论文。 申请季来临,兄弟俩不约而同将申请方向确定为环境科学,他们把自己的故事与思考写进了申请文书。两人心中燃烧着炽热的信念,那就是未来要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生态改善、为沙漠环境的治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此,他们的人生轨迹,因清晰的方向和坚定的目标而豁然开朗。 △沙漠研学,真实体验和参与治沙 锚定目标,全力以赴 在凯博/康福,发生在兄弟俩身上最奇妙的事,莫过于找到内心真正的兴趣,从此开启了满怀热忱的学习与生活。 刘博一直鼓励学生早日树立“一个目标,一生追求”的事业方向,然后反向设计,去规划自己的路径:为达成目标要冲刺哪所大学,为考入这所大学需达成怎样的成绩。 哥哥形容自己是典型的慢班生:“我成绩中等,学习节奏慢一点,就是一步步成长自己。”他也庆幸自己身处B班,遇到的老师更有耐心辅导和帮助学生。遇到不懂的题,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讲解两三遍。他格外珍惜这样的好老师,利用好身边的资源,请教老师,询问同学,与伙伴一起分析问题,共同进步。 弟弟在A班和B班之间徘徊,他形容自己的高中生涯颠沛流离。凯博高中实行升降班制度,因为成绩不稳定,他从高一的二班,也就是A班,降到了三班(B班)。到了高二,为了升班目标全力以赴,最后通过努力又升到了一班。 △石同学(双胞胎哥哥) 兄弟俩并非学习拔尖的孩子,但骨子里力争上游的渴望,让他们愿意主动探索和奋起直追。他们在晚自习时间,经常蹲守在老师办公室,一边做题,一边向老师发问。 另外,作为双胞胎,他们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学习法宝:互相考察对方知识点有没有掌握。每逢周六日,两个人就互相提问,轮流讲题,共同总结核心要点,当然,他们经常会为了一些问题而吵得面红耳赤。 美国藤校毕业的姐姐也常参与其中。每次月考结束,姐姐从不会因为没考好而责怪他们。姐弟三人共同分析高频出错的题型,姐姐会根据自身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兄弟俩非常受益于这种学习方法,他们不是盲目刷题,而是通过试卷分析找准问题点,针对性复习和巩固知识点,并把错题精心整理到笔记本上。整个高中阶段,他们各自积累了六七个厚厚的错题本。 谈及逆袭的关键,弟弟认为:“一时落后没关系,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学习习惯,让我们进步飞快。” △石同学(双胞胎弟弟) 名校启航,奔赴山海 国际高中部执行主任刘老师,从高一起便担任兄弟俩的任课老师与导师,亲眼见证了这对双胞胎从基础薄弱到循序渐进的全过程。她评价道:“他们虽起点不高,但始终秉持谦逊踏实的态度稳扎稳进。” 在刘老师眼里:“哥哥品行优良,乐于奉献,展现出极强的责任感;弟弟带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真韧劲,遇到难题不懈请教,不彻底理解绝不罢休。成长路上,他们更是彼此的最佳伙伴,相互探讨学习,分享解题思路。为了升学目标,两人学习态度愈发勤勉认真,这份毅力让人印象深刻。” 申请季的文书里,兄弟俩写下了高中时的热忱,自主发起活动、迈出治沙研学的第一步;更展露了对大学的期许,深耕环境科学,解锁认知世界的全新一步;而未来,他们将以所学为翼,用扎实实践回馈家国,踏出青年担当的坚定一大步。 △双胞胎兄弟俩与国际高中部执行主任刘老师合影 “教育不是把知识灌进去,而是把光亮唤出来。”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学校,与全力支持孩子的家庭,家校同频共振,绽放出最动人的教育之花。 两个“普娃”接受普通,然后超越普通。他们卸下重压、点燃热爱,在日复一日的沉淀中,少年潜能与坚韧力量悄然蕴蓄,终以破竹之势叩开世界名校大门,让青春在逆袭中绽放万丈光芒! 录取季传来捷报,弟弟收获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名校Offer,哥哥则斩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名校录取。 如今,弟弟已入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异国他乡开始紧张充实的生活。这里的课程大部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得益于凯博长期的小组式教学熏陶,他快速适应了大学节奏。哥哥也即将奔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开启人生新航程,这个以工科和理科见长的学府,必将为他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青春,是一场不留遗憾的热烈奔赴。心怀家国的少年,于科学海洋中劈波斩浪,在新能源领域里振翅翱翔。愿兄弟俩奔赴人生的星辰大海,以今日笃实坚定的步伐,叩响明日最广阔的回响!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石同学(弟弟)拍摄 END 如果,您想直接和科学家校长交流教育方法 欢迎参加凯博教育线下分享会 扫码预约或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报名 end 让世界名校为你转身 名校来了 为了帮助广大有意转轨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择校规划,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北京第二十七届国际名校来了|多元升学择校咨询会将于12月7日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七层宴会厅举办。现场邀请京津冀60多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招生官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数十位校长大咖和择校专家发表演讲,还有多位不同领域的升学规划专家为家长一对一答疑,欢迎点击下方链接预约报名! 近期展会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 立即预约择校展门票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国际教育在线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联系邮箱:8586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