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招进行时》是高考招生相关视频访谈特别节目,节目邀请全国百余所高校校长、招办主任权威解读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详细介绍高校办学特色、通过“零距离接触高校招办领导”,为考生提供最新招办资讯。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及时了解高校热门专业及最新信息。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内地联络处主任李清为广大高考学子介绍香港城市大学2025年招生信息。
香港城市大学内地联络处主任李清
香港城市大学国际榜单双领跑 单项排名亮眼
李清:2025年香港城市大学有一些变化,在排行榜上,近些年香港城市大学一直稳居世界百强之内,在世界QS排名上目前排在62位,在TIMES高等教育排行榜上目前排在78位。
香港城市大学有一些单项表现非常出色,比如在2024年和2025年都蝉联了全球最国际化大学排名当中的第一位;在TIMES高等教育年轻大学排行榜当中目前位列第四;此外在2025年的QS亚洲大学排名当中打入前10,位列香港第三。
顶尖学者云集 科研成果领航前沿
李清:学校这些年来通过不断发展,排名稳步上升,大家也感受到了学校强有力的师资以及各方面的特色。在师资方面,2024年香港城市大学有近210位教研人员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的全球首2%顶尖科学家,与大学整体教研人数相比,港城大顶尖科学家比例位列香港第一。此外,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当中,教员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排在香港第一。另外,学校专利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全球顶尖100所获颁最多美国专利的大学排名连续8年排在香港第一。
2025年招生扩容 开设新学院拓界深耕
李清:相较于2024年,香港城市大学2025年招生规模有所扩大。本年度在内地高考统招体系中共投放300个招生名额,各省份招生计划均实现增长。学院建设方面,2024年9月学校新开设计算学院,2025年1月1日正式启动生物医学院招生工作,目前共有10个学院面向内地开展本科招生。
聚焦学科优势打造前沿阵地 搭建科研平台促进学生优质发展
李清:香港城市大学高度重视学科发展,科研团队聚焦社会需求开展前沿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体系。学校每年动态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学科前沿接轨。鉴于招生信息丰富,学生和家长可登录香港城市大学内地本科招生网获取详细信息。学校网站提供全学科课程总览,2025年招生简章系统呈现各学院主修课程模块、特色专业方向及学科关键词索引,帮助学生选报专业,也可以查阅港城大各学院官网了解更多信息。
建议考生及家长通过香港城市大学官网查询目标专业四年制课程体系,为升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鼓励考生关注学校教授科研动态,学校为本科生搭建科研参与平台,新生入学后有机会联系导师接触课题研究。香港城市大学坚持信息公开原则,招生资讯、培养方案及科研成果均通过官方渠道公开,为家庭提供全面支持。
在学科建设领域,香港城市大学于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表现亮眼,19个学科跻身全球前50强,14个学科位居香港首位。由于香港高校学科布局各具特色,建议优秀学生综合比选各校优势领域。如果考生专业志趣与学校学科方向符合,香港城市大学将为学生提供优质发展平台。
打造多元文化学习环境 给予学生各类海外交流机会
李清:香港城市大学在TIMES高等教育排行榜——全球最国际化大学排名中表现亮眼,于2024年及2025年连续两年蝉联榜首,这一成就与学校在国际交流领域的深耕密不可分。在亚洲大学综合排名中,学校跻身前十,尤其在出境学生规模、入境国际生比例及国际师资占比等关键指标上表现卓越。
学校在本科招生阶段除面向内地招生外,更面向全球进行招生,也会深入海外中学进行招生宣传,目前在校国际生比例持续保持高位,形成跨文化交融的学术氛围。为深化港城大在读学生国际视野,学校与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高校建立学生交换计划协议,每年输送千余名学生进行海外交流,同时接收等量国际学生。
这种多元文化环境虽然对本科新生来讲是一次挑战,但也是一次全球化发展的机遇。面对未来高端职场或海外深造需求,学生需具备与多元背景人士协同合作的能力。学校通过常态化的国际交流项目,引导学生提前适应跨文化沟通场景,在实践中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提供专项资助与双联学士学位课程 助力学子逐梦名校
李清:在经济支持方面,学校为参与交换项目的非本地生提供专项资助。基础经费支持不少于1万港币,部分项目另设2.4万至4.8万港币专项奖学金。针对优秀学子,学校更推出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的双联学士学位课程,该项目已运行十余年,覆盖12个专业。被港城大录取学生(12个协议专业下)完成首年学业后,可申请。需要通过哥大英语能力测试及两校联合面试,于大三、大四赴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最终获得两校学位证书。需要注意的是,前两年学费按香港城市大学标准收取,后两年按照哥大标准收取。此外,港城大还拥有丰富的国际交流项目,比如暑期项目、海外实习等。因此,香港城市大学的国际交流的机会非常多,与学校被列在全球最国际化大学排名第一相匹配。
创新创业计划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培养职场优秀人才
李清:香港城市大学学生群体涵盖本地生与非本地生,其中非本地生包含众多内地学生。基于内地学生的相关数据来看,约50%的毕业生选择留港就业,40%毕业生继续深造,直接返回内地发展的比例约为5%至6%。部分学生选择先在香港积累职业发展经验,后续再返回内地发展。目前学校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均已形成庞大的校友组织网络。
在传统升学与就业路径之外,港城大于2021年推出“HK Tech 300”创新创业计划,为学生提供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学生在大学期间取得科研突破并希望转化为实际应用,可申请该计划提供的10万港币种子基金。项目进展顺利的同学,可以进一步申请学校的100万港币天使基金。该计划背后是学校6亿港币专项经费的投入,充分体现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在天使基金阶段后,学校更与深圳天使汇、华润等知名基金建立合作关系,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发展。
学生通过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报名 专业志愿参考学院分类
李清:香港城市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均纳入我国内地统招体系。考生有意报考香港城市大学,无需在院校官网进行额外操作,只需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通过志愿填报系统参与录取,需要将港城大填入提前批次第一志愿。在专业志愿填报环节,香港城市大学实行按学院大类招生模式,例如,考生希望就读商学院下设的某一专业,填报时仅需勾选“商学院”选项,工学院、计算学院等其他学院同样遵循此规则。关于专业分流机制,各学院在招生章程第五章作出具体规定:部分学院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系;部分学院依据既定规则结合学生专业志愿进行分配。需特别注意的是,考生报考时需在提前批次第一志愿填报港城大,专业志愿填报须按学院大类进行操作。
报名时间遵循当地考试院统招规定 录取竞争激烈
李清:香港城市大学报考安排遵循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考试院统招规定,报名截止时间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提前批次报考截止时间为准。在英语成绩方面,学校设置基础门槛:考生高考英语单科成绩需达到120分,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院要求125分,法律学院与兽医学专业则要求135分。在总分要求上,考生高考成绩需超过所在省份的一本线或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方可具备报名资格,但需注意该分数仅达报名门槛,实际录取竞争激烈,各省份具体录取分数线存在差异。考生如需获取针对性分数建议,可与学校招生部门直接联系,学校将结合各省份实际情况提供参考。
多种渠道获取学校官方联系方式 了解更多权威信息
李清:学生或家长想了解香港城市大学相关信息,可通过以下途径查询:一是访问香港城市大学内地本科招生网,获取官方权威资讯;二是关注“香港城市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该平台将实时发布招生动态。在官网及公众号中,均已公示香港及内地三大联络处的联系电话,方便考生及家长咨询。此外,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中附有QQ群二维码,感兴趣的家长可扫码入群交流。
预祝高考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进入理想学校
李清:预祝关注国际在线教育频道的考生取得优异成绩,并顺利申请或被录取到理想学校,期待未来能在香港城市大学校园中与部分同学相逢。(图/文 焦宇)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国际教育在线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联系邮箱:8586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