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将目光投向上海国际教育赛道时,一个核心忧虑始终萦绕心头:“选择了国际学校,是否就等于放弃了国内学籍?”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幅由政策边界、学校类型和个体选择交织而成的复杂图景。
在上海国际教育的版图上,学籍的存在与否首先由学校的性质决定。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如深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仅招收持有外国护照或港澳台身份的学生,这类学校不注册国内学籍,毕业生直接面向海外大学申请。而另一极则是公立学校国际部(如复旦附中国际部)和“21所”国际课程试点校(包括世外、平和、七宝德怀特等),它们明确保留学生国内学籍,毕业时可获得中外双文凭,为升学留下“双轨并行”的可能性。这类学校通常要求学生具备上海户籍并通过中考录取,非沪籍学生即使录取,也需返回原籍参加高考。
真正引发广泛困惑的是占据上海国际教育主体80%以上的民办国际学校。过去普遍认为这些学校不提供学籍,但2025年政策出现关键转折——光华剑桥宣布实施“浦东学籍新政”:凡初中学籍在浦东新区、参加上海中考且第一志愿填报光剑的2025级新生,可注册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籍,享有上海高中生医疗保障及高中毕业证书。以光剑为首的很多家非“21所”却提供学籍的民办国际学校,显著降低了户籍与教育路径间的二选一压力。
而对于其他民办学校,如领科、WLSA上海等,学籍政策仍保持传统模式:不设国内学籍,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入学,凭国际课程成绩申请海外高校。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民办校对外地学生敞开特殊通道——例如上海枫叶双语学校,外地学生凭当地中考成绩单即可注册上海高中学籍,实现与沪籍学生的教育权益平等。
学籍缺失的实际影响需理性看待:
升学路径:无国内学籍者无法以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但可通过社会考生渠道报名(需自主备考);
转轨可能:政策允许国际学校学生转回体制内,但需重建学籍并面临学业衔接挑战,实际案例中仅约2.3%“21所”学生选择双轨备战;
毕业认证:即使春招入读国际高中,学生仍可向原初中申领毕业证书,高中学籍档案通常由教育部门托管。
上海国际教育学籍政策一览
对家庭而言,决策的核心在于升学目标的确定性:若未来可能参加高考,应优先选择双轨制国际学校;若坚定留学,则无需过度担忧学籍问题。非沪籍家庭更需警惕政策窗口——2025年非沪籍录取比例已降至27.9%,若需学籍保障,须尽早选定合适的学校。
国际学校的学籍不是非黑即白的命题,而是动态演进的制度适配。随着光华剑桥打破壁垒,上海正见证着国际教育与本土学籍体系的融合实验——当教育真正以个体发展为中心时,“身份”终将为“选择”让路。
end
让世界名校为你转身
名校来了
为了帮助广大有意转轨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择校规划,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上海第二十六届国际名校来了择校咨询会将于10月26号[周日]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2层宴会厅举办。现场邀请上海50多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招生官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数十位校长大咖和择校专家发表演讲,还有多位不同领域的升学规划专家为家长一对一答疑,欢迎点击下方链接预约报名!
近期展会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
立即预约择校展名额
名校来了深刻理解每位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国际学校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我们特别推出了高质量且免费的个性化1对1择校咨询服务。涵盖个性化需求分析、全面学校评估、量身定制择校方案、持续跟踪与反馈等。全程紧密围绕您的具体期望与孩子的独特才能,辅以中肯而专业的建议。我们坚信,通过双方的携手合作与不懈努力,定能在众多国际化学校中精准筛选出最适合孩子成长的学府,为其未来的辉煌旅程奠定坚不可摧的基石。有关于择校方面的困惑和疑问,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一对一咨询!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国际教育在线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联系邮箱:8586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