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2024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回国求职的海归人数较2023年增长7%,达到2018年的1.44倍,其中应届留学生回国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9%,形成新一轮人才回流潮。在这场变革中,行业选择、地域分布与政策支持共同勾勒出海归就业的新图景。
海归就业行业分布呈现显著分化。教育/培训/院校领域以32.7%的职位数占比位居首位,咨询服务(9.0%)和互联网/电子商务(7.1%)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投递增速分别达37.9%、29.5%、27.8%,凸显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对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某互联网企业计算机岗位招聘中,半小时内收到170余份简历,其中不乏QS前100高校毕业生,折射出技术密集型岗位的竞争强度。
海归优先岗位虽仍集中于一线(38.3%)和新一线(37.7%)城市,但三四线城市投递人数增速超30%。成都以6%的职位数占比跃居第四,黄浦区、青浦区等地通过提供本科3000元/月、硕士4000元/月、博士6000元/月的租金补贴,吸引人才参与区域产业转移。这种变化既源于地方税收减免、住房补贴等政策红利,也受益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向内陆迁移带来的就业机会。
海归优先岗位平均招聘薪酬达15440元/月,连续六年增长,较国内企业平均招聘薪酬高出近50%。但对比2020年峰值,部分领域薪资预期出现调整:8-12K月薪预期比例从20%增至31%,18-25K预期则降至13%。这种变化既反映市场对海归价值的认可,也体现求职者对国内就业环境的适应。
各地政策呈现差异化特征:北京优化央企落户通道,上海提供3年2.4万元税费减免,广州对博士给予20万元安家费。临港新片区等区域更将落户年限缩短3年,并配套人才公寓优先配租权。这些举措不仅降低海归创业门槛,更通过"雏鹰计划"等金融支持,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在这场就业变革中,海归群体正经历双重转型:既需适应国内职场文化,又要把握新兴产业机遇。当三四线城市开始承接全球产业链,当人工智能实验室与田间地头的智慧农业产生交集,海归人才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对于求职者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机遇。
end
让世界名校为你转身
名校来了
为了帮助广大有意转轨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择校规划,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上海第二十六届国际名校来了择校咨询会将于10月26号[周日]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2层宴会厅举办。现场邀请上海50多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招生官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数十位校长大咖和择校专家发表演讲,还有多位不同领域的升学规划专家为家长一对一答疑,欢迎点击下方链接预约报名!
近期展会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
立即预约择校展名额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国际教育在线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联系邮箱:8586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