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学校的英语要求贯穿招生、教学与评估全流程,形成以学术英语为核心、多维度能力协同发展的体系。不同课程体系与学段存在差异化标准,但均强调语言能力与学科思维的深度融合。
入学阶段英语考核包含笔试与面试双重维度。以IB课程学校为例,笔试通常涵盖听力理解、学术阅读与写作模块,阅读材料多选自《经济学人》青少年版或《国家地理》教育专栏,写作要求完成250词以上的议论文,需体现批判性思维。面试环节侧重即兴演讲与小组讨论,话题涉及全球议题如气候变化解决方案。部分学校增设MAP测试或CEPT在线评估,动态追踪学生语言发展轨迹。
课程体系差异导致英语能力侧重点不同。AP学校更注重学科术语精准度,要求学生在物理、化学等科目中准确使用专业词汇;A-level课程强调文献分析能力,历史与文学科目需解读19世纪英文原著;IBDP课程则设置扩展论文(EE),要求4000词左右的独立研究,需熟练运用学术写作规范。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的案例显示,其高中部英语课程包含《纽约时报》时文精读与模拟联合国辩论,将语言训练嵌入真实语境。
学术英语能力构建需遵循渐进式路径。基础阶段(G1-G4)侧重自然拼读与高频词积累,使用《Wordly Wise 3000》系列教材建立词汇网络;提升阶段(G5-G8)引入《The Grammar Tree》强化句法结构,配合《Reader's Theater》剧本阅读培养语感;高阶阶段(G9-G12)通过《They Say, I Say》学术写作模板与《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规范表达,同步参与约翰洛克写作竞赛等国际赛事。
家校协同机制在英语能力培养中发挥关键作用。上海德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立"语言发展档案",记录学生课堂发言频次、小组贡献度与写作进步轨迹。家长可通过学校提供的RAZ-Kids在线阅读平台,与教师共享孩子的阅读数据与理解测试结果。部分学校开设家长英语工作坊,解析PISA测评框架与CEFR等级标准,帮助家庭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
上海国际学校的英语要求本质是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沟通者。从入学筛选到课程实施,再到能力评估,形成"输入-加工-输出"的完整闭环。学生需在词汇积累、思维训练与实践应用中构建学术英语体系,而家庭与学校的资源整合将成为这一进程的重要助推器。
end
让世界名校为你转身
名校来了
为了帮助广大有意转轨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择校规划,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上海第二十六届国际名校来了择校咨询会将于10月26号[周日]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2层宴会厅举办。现场邀请上海50多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招生官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数十位校长大咖和择校专家发表演讲,还有多位不同领域的升学规划专家为家长一对一答疑,欢迎点击下方链接预约报名!
近期展会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
立即预约择校展名额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国际教育在线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联系邮箱:85861739@qq.com